我们还有必要向德国制造学习吗?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曾经我们无比崇拜和追随的德国制造,还有必要向他们学习吗?
规模和市场的繁荣
容易掩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大、市场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加入WTO后,中国就长期霸榜“世界工厂”的名号,工业产值占全球四成,超过美国、德国、韩国的总和。近年来虽有“东南飞”的态势,但总体局面没有变。
以电动汽车为例,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消费认知等。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免购置税政策、新能源汽车指标政策等,鼓励和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续航、安全、智能等方面的水平。同时,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也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就可以自满和傲视全球了。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仍然面临着很多关键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例如,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电动汽车仍然依赖于进口的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在安全性、成本、效率、品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品牌形象以及全球化方面,中国电动汽车仍然缺乏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在海外市场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在造车技术、工艺、材料、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数字化系统等很多都源自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
可能宏观上一谈,觉得整体面不错。但是落实到细节上,还是能发现不少问题,找到真实的差距。
德国仍是制造业的标杆
我们不应盲目自满,应持续学习
德国工业企业所拥有的世界级品牌众多,这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在我们往期的盘点中,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都是百年老店,家族企业,实现卓越的全球化运营。一个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德国,8300多万人(2021)创造出超过2300个世界级品牌,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这是德国制造享誉世界的基石。因此,我们还应在以下方面持续加强学习和自我提升:
严谨理性的德意志民族性格,形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体系,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的贡献率达到19%,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至今,DIN先后颁布了《德国工业4.0标准路线图》、《德国标准化战略》(更新版)、《国际标准化研究2030》、《人工智能标准化路线图》等等,80%以上都上升为欧洲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可以说,“德国标准”就是“德国制造”占领国际市场的利器。
德国与我们以央企和国企为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国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版图中,德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占据主导,甚至在很多领域居于支配地位。据统计,德国中小企业据了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4%,提供了约62%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的活力之强带来了高度的创新。以2023年1月最新一批的“全球灯塔工厂”为例,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行业——做线缆和货柜支撑架背网的德国中小企业Mantamesh。
说个难听点的话,就是个造“铁丝网”的公司,凭借在线制造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定制化互联制造,将客户活动量提高了261%,将产量提高了73%,同时将每千克产品的能耗降低了32%,成功入围灯塔工厂之列。所以,要成为灯塔,不只有巨无霸的大企业,还有这样小而美被人忽视的中小企业。
德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组织原则》、《反对限制竞争法》、《反垄断法》、《关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新行动纲领》等法律措施,各州也相继制订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给予中小企业专门的法律保护,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德国一直致力于为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权益和市场平等竞争的地位,增强中小企业抗衡大企业的能力。
德国制造业以其高品质和高性能的产品而闻名于世。这得益于德国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严格要求和标准。德国制造商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价值,数量和速度退而求其次。没有质量的数量毫无意义,唯有以质量为基础的数量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数量。
他们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或某一种产品,而不是追求全面性。这种专注使得他们能够生产出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从而赢得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The Best Or Nothing代表了德国人质量第一的信条。从生产理论上,德国人认为:“靠检查来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是最好的途径,因为检查本身不会改变产品质量。只有搞好设计和制造这两大环节,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质量是掌握在广大职工手中的,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也就是说,产品制造本身的质量才是产品质量的根本要素”
同时,他们坚定地认为:“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素质的反映,人们往往是通过一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产品来认识这个国家人民素质的。
德国制造业在制造工艺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经验。德国企业注重工艺流程和制造技术的创新,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一点也是我们要尤为注重的。我们可能在ICT领域紧随美国,做得非常出彩。但是在制造工艺和技术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主要体现在高端机床、工匠传统、精密测量、模拟和仿真等方面。
德国在工业4.0方面的经验和实践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工业4.0是ICT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德国企业在工业4.0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仍然非常值得我们走出去,到企业现场去直观的感受和发现。
德国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非常高,这也是其取得技术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政府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以德国两大领头羊企业西门子和博世为例,提供两组研发投入占比数据,供大家参考:
◉ 2022财年,西门子员工创造了超过4,650项发明,平均每工作日约诞生18项发明。公司在2022财年的研发投入约为56亿欧元,占营收的8%,与2021财年相比增加了14%以上。目前,西门子拥有约47,000名研究和开发人员。
◉ 博世在全球136个地点拥有85,500名研发人员。公司在研发上的支出为72亿欧元,占销售额的8.2%。每秒钟都有至少一个智能手机内含有博世微电子机械传感器。博世拥有44,000名软件开发人员。
企业、高校和非盈利科研机构是德国科研与开发的3大支柱。从研发投入来看,2012年,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约为537.9亿欧元,高校约为139.8亿欧元,非盈利科研机构约为113.4亿欧元。该年德国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8%,在欧洲国家中名列前茅。德国研发投入的2/3来自企业。80%的大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中小企业成立联合研究机构,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研发成本。
企业研究机构主要从事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服务。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是为国家培养后备科研队伍、保障科研可持续发展的基地。高校与产业界联系紧密,其应用研发课题来自于企业委托。德国国家和州的法规鼓励大学教师与产业界联系,允许大学推广教授拥有的发明专利。非盈利科研机构是德国从事科技创新的专业力量,包括亥姆霍兹联合会(HGF)、马普学会(MPG)、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和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WGL)4大骨干科研机构。四个科研机构结合自身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领域的特点,在德国的创新体系中有明确的定位。
德国企业在全球化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经验和优势。德国企业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的供应商和市场,同时也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德国企业深谙全球化运营之道,一方面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第二,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采购材料,德国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第三,德国企业通过与世界各地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思路和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第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分散业务,德国企业可以降低某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对公司的影响;最后,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和培养人才,德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德国施行全民教育,德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智慧而不是培养分数,这方面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德国的职业教育涵盖各个专业,包括超过三百多个职业岗位。从小学毕业起,学生就开始分流,凡初中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2年半至3年的双轨制职业培训。目前近80%的德国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每周有3至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至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
此外,德国的职业人才在社会地位方面非常高,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还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被视为一条与大学教育同等重要的道路,因为它为年轻人提供了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专家。德国职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用能力为德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和技术创新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大家看过笔者之前对于德国汽车厂商如大众、奔驰、宝马的转型实践介绍,不管他们用什么辞藻来包装,他们的关键策略里面一定离开不了一个词——那就是“Green绿色化”,或者叫“环保environmental friendly”,亦或是叫“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
德国人对环保是真重视,其政策和措施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德国推崇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交通,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鼓励低碳出行,积极推广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德国的环保法律法规非常完善,包括环保标准、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多个方面。德国政府也非常注重环境监测和评估,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
要知道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可谓波折不断,其受阻的核心因素就是环保问题。与中国特斯拉工厂10个月的建设周期相比,其德国工厂就显得有些艰难与拖沓了。特斯拉柏林-勃兰登堡工厂之前开工两年多了,尽管在投资和促进就业方面受到了当地许多人的称赞,但是当地的环保抗议从来没有停止过,要求企业从严处理环保问题。
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德国制造业的成功并非是简单的单一因素或者策略所致,而是多个方面的因素和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学习和借鉴德国制造业的经验和优势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国情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和实践。